芯片国产化,一个谈了十几年的话题。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。这几个的国产化进程,似乎得到了超前的发展。然而对于奋斗在芯片行业第一线的华强北分销商来说,这还是一条漫漫的长路。
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,按国家要求,做出了正式的国产化证明。从晶圆流片,打线,封装。每一步都贴上了中国化的标签。深圳星宇佳科技代理的两个品牌。广东华冠(HG),洪利发(HLF),所产的型号,已经完成95%的国产化证明。星宇佳在众多高校的合作,与投标中,也因此得到了相应的优势。从国产代替来讲,高校的实验室,可谓打响了第一枪,像深信息,广东 工业大学。都与星宇佳科技达成了合作。也采用了我们自主品牌的芯片,用到科研的第一线上去。一种国产化的趋势在高校实验室中,悄然成风。一路高歌猛进。。。。。
然而,市场的情况,真如这样吗?如果说,中国的芯片行业是一种病态,那么,华强北这些分销商,就是这个病最妙手的朗中。任何行业的发展,除去我们伟大的国家支持外,还要市场去决定。分销商们,总能在市场的风云中,嗅到最纯真的味道。
在国产化的进程中,除了国家队那几个所谓的遥遥领先外,中低档的芯片,在欧美进口品牌的冲击下,好像也没有得到多大的蛋糕。特别是一些低端的消费类产品。民营企业生产的一些产品。总是对国产化芯片有所保留。曾经跟一个资深的工程师聊过。他说,我用进口的芯片方案,出了什么问题,我基本上不用负什么责任。但是,如果选用国产芯片,即便他再稳定,再便宜,如果出现一点小问题,老板会质问我。为什么不选进口的,对于消费类产品而言,国产芯片与进口芯片,特别是在这样一个行业寒冬时期,根本就没有差多少的成本。
很多民营的企业不愿意去代替,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。
市场决定了一切的存在。行业的发展,都是背后有市场的支持,才能形成气候。而对市场敏感度,就是冲在前面的分销商们。但是,保护机制的不完善,让前线的分销商对国产的芯片望而却步。总是担心,极力去推荐国产芯片后,会成为“为他人做嫁衣”。这个中间商的身份,确实尴尬。反观国外品牌,好像对代理商,分销商的保护机制,还是比较完善的。难道是老外比我们中国人高风亮节。也许,是因为进口品牌的蛋糕足够大的。大品牌的原厂,根本看不上哪个分销商,哪个代理商,手上的那零星客户。
芯路漫漫,星宇佳科技跟各大高校的合作中,目前已经达到国产化95%以上,陪养用户习惯,是不是就得从校园发起呢?未来的‘中国芯”,是否能在高校中生长发芽呢?
芯片国产化,任重而道远。。。。。。